第一百二十四 以工代赈-《我爸爸是秦始皇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纷纷按照扶苏的吩咐,张贴公告,招募民工。

    许多首陀罗见到公告,立刻就报名参加了。

    他们大多贫困,但造成贫困的根源,不是懒惰。

    而是没有社会地位,没有人权。

    他们付出的劳动得不到应有的回报。

    他们之前甚至不被认为是人,不被赋予人权。

    现在扶苏废除种姓制度,给了他们与生俱来就应该被承认的人权。

    他们已经十分感激了。

    现在扶苏居然还给他们提供了工作机会。

    让他们有机会通过付出劳动来积累私人财产。

    他们又怎么会不愿意?

    不仅如此,公告上写明,支付给他们的报酬,是按照实际的工作量来支付的。

    给他们十斤粮食作为报酬,他们自然要付出与十斤粮食同等价值的劳动。

    不过,有这么高的报酬,他们又怎么会不愿意付出相应的劳动?

    他们缺的一直不是勤奋,而是勤奋之外的其他东西。

    再说了,他们什么时候能够一天挣十斤粮食?

    一般的吠舍家庭,一天也就吃两三斤粮食。

    而首陀罗家庭,注定是吃不饱的。

    每天连两三斤粮食都吃不上。

    现在给他们一天十斤粮食。

    那就意味着,他们不仅能每天吃到两三斤粮食,吃到饱为止。

    每天还能积累七到八斤的粮食。

    再做一个假设。

    假如一个首陀罗家庭有四口人,丈夫、妻子、大儿子、小儿子。

    假如他们都具备了基本的工作能力。

    然后他们一家四口全部都报名参加铁路修建工程。

    他们每人每天都通过付出劳动获得了十斤粮食。

    那么他们一天就收入四十斤粮食,吃掉三斤,还能存下三十七斤。

    想必过去连一天下来连两斤粮食都吃不上,已经改善很多了吧?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